1.背 景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環境健康標準專業委員會制定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 37487-2019)已由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并于2019年11月1日起實施。
2.主要變化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 37487-2019)整合、細化了1996年公共場所分類衛生標準(GB 9663~9673-1996、GB 16153-1996)經常性衛生要求,增加了衛生管理和從業人員衛生等內容。標準文本正文包括: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基本衛生要求、衛生管理、從業人員衛生等六項內容,附錄包括:常見公共用品用具配備基本要求、常見公共用品換洗消毒管理基本要求。
3.監管環節
基本衛生要求包括:物品配置、物品儲存、公共用品用具、通風換氣、空調設施、生活飲用水、游泳池水和沐浴用水、衛生相關產品、衛生專間、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衛生清掃工具、工作車管理、外送清洗管理、病媒生物防治、環境清掃保潔、標志標識等16項管理內容;
衛生管理環節包括:衛生管理組織、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證件管理、檔案管理、傳染病和危害健康事故管理、衛生檢測等7項管理內容;
從業人員衛生包括: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等3項管理內容。標準正文、附錄相關條款對上述26項管理環節的具體要求作出了規定。
4.具體要求
4.1明確物品配置、儲存管理要求
公共場所采購消毒產品、涉水產品、殺蟲劑、滅鼠劑、避孕套和供顧客使用的化妝品等應執行進貨驗收制度,公共用品用具的配置數量應滿足經營運轉需要。物品儲存應符合防塵、防潮、防交叉污染、防病媒生物污染的要求,有毒有害物品應加強管理。
4.2強化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
規定公共用具每客用后清洗消毒,對不同場所的公共用品換洗消毒管理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基本原則,對物理消毒方法、化學消毒方法、清洗消毒過程管理作出規定。
4.3保證場所室內空氣質量
規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要求各類場所加強自然通風,機械通風設施在營業期間應保持正常運轉,使用燃氣熱水器的場所應采取防止健康危害的措施。規定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衛生質量應符合衛生標準,明確分散式空調衛生管理要求。
4.4明確飲用水、游泳池水、沐浴用水水質管理要求
對公共場所自建供水、二次供水、分質供水的衛生管理作出規定,要求游泳場所衛生設施、設備應正常使用,沐浴場所浴池水應循環凈化處理,保證飲用水、游泳池水、沐浴用水水質符合衛生標準。
4.5加強衛生專間管理
對公共場所設置的公共用具清洗消毒間、清潔物品儲藏間、公共用品洗滌房間、燙染發間、衛生間等5個功能房間的規范管理作出規定,要求功能房間的管理要符合專間專用、設施設備正常運行、不放置雜物。
4.6規范外送清洗管理
規定公共用品洗滌服務單位應持有工商營業執照、配備專業設備、洗滌過程規范、洗滌效果達標、污染防范措施嚴密,同時要求送洗單位應建立管理臺賬。
4.7明確衛生清掃保潔管理要求
公共場所衛生清掃工具的配置數量應滿足經營運轉需要,明確環境清掃保潔方式、效果的具體要求,保證場所環境符合整潔、衛生、舒適的要求。規定衛生間清掃工具及存放容器應有明確的標志標識,清掃過程應防止交叉污染。對住宿場所工作車配置數量、物品存放原則和污染防范措施作出具體規定。
4.8落實病媒生物防治
對病媒生物防治措施作出原則性規定,要求消除病媒生物滋生環境,有效控制病媒生物滋生。規定廢棄物儲運設施配置數量、制作材料、防治效果的具體要求。
4.9健全衛生管理組織、制度
規定公共場所經營單位衛生管理組織、衛生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證件管理、檔案管理、傳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管理的具體要求,明確集中式空調通風系統應每年開展衛生檢測。
4.10明確從業人員衛生要求
規定公共場所從業人員應每年進行健康體檢,要求從業人員通過衛生知識培訓掌握衛生法律法規、衛生知識和操作規程,并對從業人員個人衛生作出規定。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GB 37487-2019)的實施,既是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引導公共場所經營單位規范開展管理、改善衛生狀況的需要,也是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依法強化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必要措施,對完善公共場所衛生標準體系,提高公共場所衛生質量,消除相關傳染性疾病、有害環境因素衛生風險,保障消費者健康權益,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必將產生積極作用。